联系人:王经理
销售电话:15610293837
销售QQ:1373740358
公司地址:山东省潍坊高新区光电路孵化二巷155号光电园第一加速器1号楼
PRODUCT CENTER
联系人:王经理
销售电话:15610293837
销售QQ:1373740358
公司地址:山东省潍坊高新区光电路孵化二巷155号光电园第一加速器1号楼
能见度测量仪又称便携式能见度检测仪,10km便携式能见度检测仪,能见度测量仪是一款体积小巧、重量轻,便于携带和移动的能见度监测仪器,可适用于各种户外环境中用于实时监测能见度情况,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,确保交通安全,在环境保护领域,设备可用于监测空气质量、雾霾污染等环境问题
一、能见度测量仪产品简介
能见度测量仪又称便携式能见度检测仪,10km便携式能见度检测仪,能见度测量仪是一款体积小巧、重量轻,便于携带和移动的能见度监测仪器,可适用于各种户外环境中用于实时监测能见度情况,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,确保交通安全,在环境保护领域,设备可用于监测空气质量、雾霾污染等环境问题
WX-BN10便携式能见度仪采用前向散射法测量空气总消光系数,计算当前能见度,广泛用于应急、道路交通、气象等场景。
二、能见度测量仪技术特点
1、一体化便携设计,重量轻,方便携带,开机即用;
2、10.1寸高亮触摸屏,实时显示数据、历史曲线;☆
3、内置大容量SD卡(8G),数据实时保存,支持查询、导出;
4、内置大容量锂电池,便于户外应急使用;
5、仪器外壳为高质量铝材料,整机防水、防尘、防碰撞性能优异;
6、内置看门狗电路,保证长时间户外运行可靠、稳定;
7、仪器通信、电源接口均含防雷设计,极大限度降低雷击、静电损害;
8、24V供电,功耗低,可长期供电;
9、数字接口使用RS232,主动上传,无需适配协议;
三、能见度测量仪执行标准
QX/T 536-2020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测试方法
四、技术参数
主要参数 | 参数范围 | 分辨率 | 误差 | |
量程 | BN10 | 10km☆ | 1m | ≤2km ±2%2km~10km ±5%>10km ±10% |
BN20 | 20km☆ | |||
重复性 | ≤4% | |||
工作温度 | -20~60℃ | |||
工作湿度 | 0~100%RH | |||
工作电源(适配器) | 100-240V输入 24V输出 2.5A | |||
功耗 | <10W | |||
电池容量 | 6.6AH | |||
工作时间 | ≥12h | |||
尺寸 | 300x150x220mm(长x宽x高) | |||
重量 | ≤10kg |
WX-LS5手持式雷达流速仪是一种可以手持操作的雷达测速设备,它采用了先进的雷达技术,通过发射微波信号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,来测量水体的流速。与传统的机械式流速仪相比,手持式雷达流速仪具有非接触式测量的优势,无需在水体中安装传感器,从而避免了因水流冲刷或沉积物影响而造成的测量误差。···
WX-BGF11光伏检测气象站是一种专门用于监测光伏电站运行环境的气象设备。它能够实时采集温度、湿度、风速、风向、辐照度等多项气象数据,为光伏电站的运行提供精准的环境参数。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分析电站的运行状态,还能为优化电站设计、提高发电效率提供有力支持。那么,光伏检测气象站究竟是如何提升光伏发电效率的呢?通过实时监测辐照度数据,我们可以准确了解太阳光的强度和分布,从而调整光伏板的角度和位置···
面对瞬息万变的水文环境,传统的监测手段往往存在响应慢、精度低等问题,难以满足现代防汛工作的需求。而WX-SW2自动雷达水位雨量监测系统的出现,则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。该系统集成了高精度雷达测量技术、物联网通信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算法,实现了对水位、雨量的实时监测与精准预测,为防汛部门提供了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。···
WX-NJD10能见度监测仪的主要作用在于实时、准确地监测并报告空气中的能见度情况。通过高精度传感器,它仿佛拥有了一双“慧眼”,能够捕捉到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、水汽含量等关键因素,并迅速计算出当前环境的能见距离。这一数据对于相关部门来说,无疑是宝贵的科学依据。在交通领域,能见度监测仪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···
农业气象信息的分类有很多种,根据不同的气象性质可以分出多类不同的气象类型。比如,常见的农田气象、旱地气象、农林气象等,这些不同类型的气象信息都需要一个明确的电子标识统来进行标识。一个规范、明确、高效的电子标识系统还能够对数据的来源、方位、地理位量等参数进行标识,以方便数据在終端进行统计和使用。···
WX-NY10田间小气候观测仪是一种集气象、土壤参数实时监测于一体的智能设备。它小巧便携,却能“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”,24小时不间断地收集并传输包括温度、湿度、光照强度、降雨量、风速风向以及土壤温湿度等在内的多项关键数据。这些数据如同农作物的“健康档案”,为农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细化管理依据。···